法国杂志《查理周刊》(Charlie Hebdo)巴黎总部昨日(当地时间1月7日)遭袭,据报道,至少2名袭击者持冲锋枪和火箭发射器袭击了总部办公室,并与安保人员交火。目前已造成包括2名警察在内的12人死亡。
火箭弹都用上了,究竟是什么样的深仇大恨?《查理周刊》究竟画了什么导致杀身之祸?
纽约左派政治漫画家Scott Bateman用以下图表展示,漫画是恐怖分子最痛恨的事物。
2006年以来,《查理周刊》多次刊发讽刺伊斯兰教先知的漫画,引起穆斯林愤怒,其办公室2011年就曾遭到燃烧弹袭击。而昨日恐怖分子的袭击也主要原因是为先知报仇。恐怖分子开枪前还问清了编辑和漫画家的名字,确保没有杀错。下面内容介绍了《查理周刊》那些招来仇恨和血腥报复的讽刺画。
《查理周刊》从1970年创刊以来就是自由和讽刺媒体的象征。通过具有讽刺、挑战色彩的漫画对政治人物,以及包括宗教领袖在内的“明星”进行嘲讽。
《查理周刊》多次受到威胁
据《查理周刊》律师Richard Malka介绍,自从刊登了穆罕默德的漫画后,8年来,周刊就经常受到威胁,虽然受到警方保护,但是今天面对手持“卡拉什尼科夫”自动步枪的“野蛮人”,一点办法都没有。他说,《查理周刊》所做的就是捍卫言论自由,捍卫所有人的自由。但不幸的是,今天,一些记者和漫画作者为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。
这幅题目名为《如果默罕默德回来》的封面,先知跪在地上被自己的信徒拿刀威逼着,先知说道:“傻瓜,我是先知!”恐怖分子答道:“闭嘴,你这个靠不住的!”今天的《讯息报》专题栏目讽刺了《查理周刊》,栏目的副标题为:“如果默罕默德回来?查理周刊恐怖事件11人死亡!”
《无法触及》这部近些年来法国最伟大的电影,讲述一个法国权贵因极限运动致残,机缘巧合招了一个没有任何护理常识,没有受过高等教育的黑人作为私人护理,最终二人跨阶级跨种族的友谊成为一段佳话。该电影是改编自发生在巴黎的真实故事。
《查理周刊》借用《无法触及》的剧情,一个犹太人推着一个穆斯林,题目为:《无法触及2》。《查理周刊》此举不仅重新挑起了穆斯林和犹太名族的仇恨,还把无辜的法国人也牵连进来了,因为他们大部分的编辑就是法国人。
当时法国政府就严重警告了《查理周刊》,此举也引发了巴黎大规模示威游行。
2011年11月,尽管持续受到压力,但《查理周刊》坚持出版了一期名为《伊斯兰教法周刊》(Charia Hebdo)的特刊,头版就是一张穆罕默德的讽刺漫画,这份特刊大受欢迎,共售出40万份。而就在特刊出版当天,《查理周刊》总部被烧毁。当时,法国政府指责“激进伊斯兰分子”涉嫌制造了这起“恐怖袭击”事件。《查理周刊》的网站随后也多次遭到黑客袭击。今天死于恐怖袭击周刊总编Charb因受到死亡威胁,一直处于警方保护中。
《查理周刊》的封面广告,大意为:“笑不死你!”这个封面是《查理周刊》最著名的广告,也曾多次被法国其他媒体谴责。
这也不是他们第一次给自己惹祸了:2011年11月,《查理周刊》为庆祝伊斯兰复兴党在突尼斯赢得大选,和利比亚全国过渡委员会主席承诺在该国实施伊斯兰教法,大版面刊登先知穆罕默德的漫画,并称此期刊物是先知亲自参与编辑的。这一举动当时激起法国穆斯林团体的愤怒,周刊位于巴黎的办公室遭燃烧弹袭击。
本周上市的最后一期就主要聚焦今天上市的法国著名作家米歇尔 ?胡艾勒贝克(Michel Houellebecq)的新作《屈服》(Soumission),作者在书中想象了2022年被伊斯兰化的法国。《查理周刊》头版刊登的是胡艾勒贝克的漫画头像,画中人物说“2015年,我开始掉牙,2022年,我就要过伊斯兰斋月”,在另一幅漫画上,这位作家说“2036年,伊斯兰国组织将进入欧洲”。
《查理周刊》不光讽刺穆斯林,他也讽刺自己人。
不过《查理周刊》不光讽刺穆斯林,他也讽刺自己人。比如萨科齐和奥朗德。
该封面是讽刺萨科齐在政治上的无为,萨科齐为自己辩解:“我是无辜的。”记者回答:“演技一流!”
萨科齐落选之时:“玩笑开够了,谢谢!”
图中海里的国民都要淹死了,奥朗德坐在海滩上轻轻说道:“我是不会动的。”
《查理周刊》遇袭前在FaceBook 的最后一条更新
最后来看看《查理周刊》今早在FaceBook 的最后一条更新吧。
这是恐怖袭击前一个小时《查理周刊》在FaceBook上的更新。袭击前最后一次更新也是讽刺穆斯林的,结果下一个小时,全副武装的恐怖分子就到达了《查理周刊》的办公室。
逝者安息!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广州途优商旅网——您身边的国际特价机票专家:国际机票咨询、国际机票预订、行程设计、签证...
联系电话:400-887-2897(24小时在线)
扫一扫,或搜索“tuyoujp”
关注途优商旅网官方微信
随时随地获取一手国际特价机票信息